AI 的第一波热潮已经过去,大模型的主要玩家逐渐浮现,技术方向也更加明确:多模态、人机对齐、降低训练成本、提高可解释性等。这些工作将逐渐集中到少数大模型公司和开源社区。

投资方面,仍然会涌入硬件、基础设施、基础模型能力,以推动技术进步。然而,这些投资的前提是 AI 应用必须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,以实现合理的回报。因此,大多数公司将把注意力集中到应用场景上,逐渐从技术驱动创新转向产品驱动。

成熟企业可以将大模型和 AI 能力视为「延续性创新」的工具,利用这些技术来改进自己在现有市场中的表现,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价值。

例如,为全球用户提供语言学习服务的 Duolingo 上线了两个基于 GPT-4 的新功能 Roleplay 和 Explain My Answer。依靠这样的创新,Duolingo 有望进一步提升收入。

再比如,软件企业 Intercom 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能客服机器人产品 Fin,允许客户将私有数据和知识导入系统,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产品价值。 尽管引入了 AI 技术,这两家企业的核心客户价值没有改变,所处的价值网络也没有发生变化,是典型的「延续性创新」。

除此之外,改进现有产品的交互方式,让用户能够通过自然语言界面完成事务性任务,对于许多软件,尤其是复杂的企业软件来说,可以有效提升功能的使用率和用户体验。例如,很多人会有在 Excel 里将“值小于 0 的 cell 高亮标记“ 这样的需求,但是知道怎么操作的人不多。有了自然语言界面后,能顺利使用这类功能的用户就变多了。

交互可以从对话开始,却不一定非要以对话结束。通过合理的设计,让用户能够享受自然语言输入指令的便捷,同时产品也能以最合适的形式回应用户,是产品创新的关键。

对于新兴企业,试图借助简单地套壳 OpenAI 来颠覆成熟企业和行业是不现实的。相反,它们应该更关注「颠覆性创新」,通过把相对成熟的技术包装起来,不断试错和迭代,找到合适的产品形态、愿为之付费的客户和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。这些新产品需要在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,与成熟产品在不同维度上竞争。

举例来说,Midjourney 以强大且极具风格化的「文生图」能力吸引了一千四百万用户,创造出约3亿美元的年收入,展示了颠覆性创新的潜力。同样,Character.ai 允许用户定制聊天机器人,吸引了400万月活跃用户,估值高达10亿美金。尽管这些新兴企业的商业前景仍需观察,但这种由产品驱动的创新将会越来越多。

在专业领域,如财务、健康、法律等,大语言模型结合自然语言界面也具有巨大潜力。一方面它能提高专业人士的服务质量和效率;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用户以自助的方式获得所需信息。例如,房贷怎么还更合理、遗产继承顺序是什么样的、二手车如何过户等问题,直接问系统就可以了。

更抽象的看,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会从搜索过渡到下一个阶段。我相信未来会出现整合所有多媒体信息的超级数据库,一个超级大脑,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自然语言查询任何信息。Perplexity 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,这也是我们自己的项目 Grape Search 的愿景。

在消费互联网之外,也有许多行业亟待 AI 赋能,例如物流、制造、自动驾驶、医疗等。这些行业的用户规模没有消费互联网大,企业往往不愿投资自建专业的 AI 团队。随着大模型的能力使得开发专属 AI 模型的成本降低,组建公司来支持 AI 技术在特定行业的落地也在商业上变得可行。


注:延续性创新、颠覆性创新、成熟企业、新兴企业的定义可参考《创新者的窘境》一书。

参考资料:

  1. AI-powered UI.
  2. Opportunities in AI by Andrew Ng.
  3. Product-led AI by Seth Rosenberg.
  4. Midjourney statistics.